• 新闻热点
  • 文化视野
  • 主题活动
  • 文件资料
  • 百姓关注
  • 民间风俗
  • 文化艺术
  • 教育科研
  • 古都名人
  • 旅游出行
  • 范文大全
  • 文档下载
  • 当前位置: myyuju个人图书馆 > 新闻热点 > 正文

    宏观经济形势 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看中国产业发展的前景

    时间:2018-12-30 18:21:13 来源:myyuju个人图书馆 本文已影响 myyuju个人图书馆手机站

      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,我想讲一点积极的因素。   从当前的金融危机来看中国的产业发展,金融危机的产生是实体经济层面和虚拟经济层面产生的关系。我们讨论中国向何处去,首先我们要看我们现在在哪里。先看看美国在哪里,美国为什么发生这次金融危机?我是从实体层面看这个问题的。上世纪上半叶,整个世界从工业化发展的长周期来讲,进入石油和汽车的时代,整个世界的经济实体层面基于石油工业、汽车工业、航空工业等。这样一个经济状况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,产生了石油危机,之后,紧接着有经济的萧条。这个时候全世界在说,人类还有没有希望?OECD找了一批专家,科学家、企业家、经济学家一起研究,有没有希望呢?结论是还是有希望的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,世界经济就进入以通信信息、技术为中心的一轮新经济的时代。很多人认为进入新经济时代以后,全世界的经济增长不再依赖于资源,周期可以很短,因为不受资源的约束,靠人的脑力和高科技就可以发展。然而好景不长,到2000年,纳斯达克指数崩盘,预示着高技术虽是一个好东西,但高技术产业的盈利模式没有解决,投资人没有信心。有研究说,纳斯达克指数崩盘是因为人民看不到一个好产业的发展,不明白为什么它能够持续赢利,它是靠什么持续赢利的。最传统的产业里面一旦出了问题,整个经济就会动摇。那么,世界已经进入到新经济时代,为什么高技术产业没有成为中流砥柱?美国人为什么没有信心,归根到底要讨论的是在产业层面上方向在哪里?到底要发展什么样的产业?汽车行业是上一轮经济的支柱产业,但是,当三大汽车公司出现危机的时候,美国为什么那么紧张呢?所以,美国要恢复信心不容易,告诉投资人什么产业是好产业,不仅是有前途的,而且是能赚钱的,少了一条投资人都没有信心。我们看中国,改革30年,中国所有的问题离开了工业能解决吗?中国有13亿人口要吃饭,要种粮食,没有重化工业,没有化肥能养得起13亿中国人吗?没有水利能养得起中国人民吗?几乎解决所有重大问题都要依赖于工业。现在,我们不能说工业不重要了,下一轮不用发展工业了。地球上的物质怎样分成资源还是垃圾,取决于技术工业能力。有发达的工业,世界上任何物质都是资源;没有发达的工业,好好的物质也成不了资源。所以中国的资源问题怎样解决,环境问题怎样解决,不是靠不发展来解决,而必须靠技术的发展来解决。有人说,中国发展没有土地了,没有资源了,这是误导。资源是有的,不要给大家一个幻觉,说中国已经没有资源了,中国再发展工业没有前途了。所以,下面一个问题是,中国现在已经走过了工业化吗?美国次贷危机可以说明他们还没有走过石油时代,石油时代至少还有20年。他们也没有走过汽车时代,不敢忽视最传统的产业,虽然他们的高技术产业比我们发达得多。从我们的现实来看,中国前途在哪里?前途就是继续工业化,没有别的路可走。当然,工业化不止是发展工业,工业发展已经经过了一个中后期的阶段,工业化的发展会带动结构的变化,会导致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。金融危机尽管会让中国面对困难和危机,但也存在很多的有利因素,抓住机会也许可以使中国的工业化再上一个台阶。总的来看,主要有几个因素:
      第一,中国长期以来确实是处于资源短缺的时期,资源一定是短缺的,但是在金融危机这个时期内,资源短缺暂时有所缓解,对商业发展来讲就是一个机会。
      第二,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间,宏观经济趋松,这就使得一些过去不能做的事,没有条件做的事,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做不成的事,也许有一个机会能做。
      第三,国际资产的价格会大幅度下降,这时候至少给企业,特别是好的企业的战略选择有了空间和机会。
      第四,中国的很多产业,在这次金融危机的过程里面,可能经过一次“精洗”的过程,有些当时盲目发展,盲目扩大规模的企业可能会受到灭顶之灾,但是有一些好的企业不会有问题,不用担心。比如我们到了江苏省,哪怕最传统的产业――纺织业里头也有一些好企业,是没有问题的。所以,经过这一轮金融危机,工业经过一轮“精洗”之后,也许企业群体竞争力会上升。
      第五,在这次危机中间,中国的国际地位会显著提升。在国际规则的谈判上,中国的筹码也会增加。所以,中国做很多事情的国际压力可能会减弱。
      第六,这次金融危机会增强发展的意志,改革的意志。中国还没有走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中国没有走过工业化必经的阶段,中国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。改革开放30年来基本的经验,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间所出现的问题,这个原则是正确的。在危机中间也一定有积极的因素,企业在困难中间一定能找到摆脱困境的办法,一定能提高竞争能力。政府应该在方向上、政策上,政治路线告诉大家,中国现在要干什么?大家还要一心一意求发展,把工业化下一段的路走下去,这样,中国一定会有更加辉煌的下一个阶段的发展。
      
      责任编校:史言信

    • 新闻热点
    • 文化视野
    • 主题活动
    • 文件
    • 关注
    • 风俗
    • 文化艺术